企业新闻 翻译动态 各地分公司 口译服务地区 译文赏析 特色专栏 文学类
会员登录
   
分类导航
 
企业新闻  (1210)
翻译动态  (143)
各地分公司  (400)
口译服务地区  (365)
译文赏析  (109)
特色专栏  (35)
文学类  (0)
 
最新文章
 
更多
 
语言语境与金融文本中的英汉隐喻翻译
专业翻译机构--丽都翻译公司-因为专业 所以卓越   2018-05-24 17:02:37 作者:丽都国际 来源: 文字大小:[][][]
隐喻在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
无处不在,不用隐喻来思考和推理是很难想象
的。隐喻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
(La ko ff & J o h n s o n , 1 980 :3 )。金融英语中
自然也存在大量隐喻,并成为其重要特色之一。
国内有学者关注金融英语中的隐喻的特征及翻
译(如王树槐、张霞,2 00 4;陈黎峰,20 0 4,
2 0 05 ),其研究基本上只停留在词汇层面上。
将隐喻翻译置于金融文本中考虑,译者在尽量
“保持隐喻特征(刘法公,200 8:31 5)”的同
时,还需要考虑语言环境因素。顺应论中对语言
语境的描述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角,本
文将从顺应论的语言语境视角考察金融文本隐喻
的再现问题。
2. 理论背景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19 9 9:5 5-
59)提出了语言的综观论和顺应论,从全新的视
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维氏指出语言使用的过程
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部和
外部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因为语言具有变
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故人类能够在语言使用
过程中不断地作出选择。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
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是指语言的
选择不是机械地按照规则或严格地按照形式—功
教师版5 期论文35 6
Cra Eng lish e ac h ers 1
2 0 09 - 4 - 22 20 0 9- 4 - 2 7
8 - .ind d 1 2009- -24 11:02:47
翻译
研究
36 zy T
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
基础上进行的,商讨性包含着自身的不确定性。
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
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
择语言动态顺应语境的过程。在认知、社会和文
化各个层面上,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一定程度
的顺应意识下语言动态顺应的结果。语境是动态
生成的,可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
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
因素,后者主要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以及线
性序列等(何自然,2 00 0 :F 22 -2 3 )。金融文
本中的英汉隐喻翻译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在语言语
境中的篇际制约与篇内衔接两方面。
在顺应论视角下,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
选择的过程。顺应论强调人们顺应语言的过程是
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在选择
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应动态地顺应语境的变化,
不同语境会左右语言的选择,改变语言的意义
(李锦、廖开洪,2 0 05 )。所以当译者在翻译
一个隐喻时,所选择的语言或者是翻译策略也受
到不同的语境和意识影响。在金融文本中的英汉
隐喻翻译主要涉及语言语境的篇际制约与篇内衔
接两个方面。下文将从这两个方面,以实际案例
来展开讨论金融文本中的英汉隐喻翻译。
3. 金融文本的篇际制约
篇际制约(inte rte xtu a lity)指的是语篇要受
其谈论的主题、使用的文本类型等语用风格或情
境的影响和制约(何自然,20 00 :F2 3)。金融
英语中的大量隐喻成为其语用风格,因此西方
人在写金融报道、金融书籍时会使用大量的隐
喻。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有些隐喻在被人们大量
地使用后成为了金融行话(ja rg o n)。但是中西
方的金融文本在语用风格上存在一定差异,特别
是在隐喻的运用上, 有些隐喻对应得上,如:
“bu ll ma rke t(牛市)”、“b ea r marke t(熊
市)”;有些则不能,如“p o o l(共享基金,组
合基金)”、“flo a t(公开发行)”。在翻译这
类隐喻时,译者必须意识到译文作为金融文本受
到其文本世界的篇际制约。也就是说,译文要遵
从中文金融文本的语用规范,体现出金融领域的
专业特征。例如:
(1)Eve n a b ull like myse lf would have to
admit that a t 4.89 pe rcent the 1 0-yea r is pre tty
expen sive relative to th e Fed’s ta rge t...
即使像我这样的多头也不得不承认,与美联
储目标利率相比,在4.89%的比率下,1 0年期债
券还是相当昂贵的。(金融英语世界,20 0 6 :
94)
(2)Fo r examp le, the s tock may make an
end run up to 3 0 rig ht a fter g iving a b ear s ig nal,
as s hown in the followin g char t. This is calle d
a be ar tra p o r, to the char tis t, the e xceptio n
th at tes ts the ru le.(A Ran 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2 00 7: 1 04)
例如,就在空头信号即卖出信号出现之后,
股价可能一路上涨到3 0,图5 -3 显示的就是这种
情形。这种情况就叫出现了“空头陷阱”,或者
在图表师看来出现了规律之外的特殊情况。(漫
步华尔街,200 8:7 8)
例(1 )和例(2 )都是成功的翻译案例,译
文流畅且专业,其原因正是译者充分顺应了目的
语的篇际制约,摒弃了原文的隐喻而选用目的语
语篇所惯用的行话。如例(1)中的“b ull”,在
中文的金融文本中,对应的术语正是“多头”,
与“空头”相对应。如要把“牛”的含义传达出
来则显多余。再看例(2 )中的“b e a r”,如果
译者视其为隐喻,把“熊”翻译出来,想当然地
把“bea r trap”译为“熊市陷阱”,就会使语篇
显得没那么专业,让译文读者无所适从。这两个
案例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此类隐喻时对目的语的篇
际制约意识的重要性。但在许多翻译实践中,译
者在面对大量不同类型的隐喻时,并不能完全意
识到该隐喻在目的语中有对应的金融术语,从而
选择了保留隐喻。如:
(3)You cou ld end up s e lling a go od s to ck
before its time , es pe cially in th e cas e of a falling
stock tha t on ly g razes yo ur s to p-lo ss th res ho ld
and the n recovers.
你可能会将一支优股提前出售,尤其是在一
支股票价格刚刚降至你的止损门槛马上回升的情
形下。(金融英语世界,20 06:49 )
例(3 )中,译者把“th re s h o ld”理解为普
通的隐喻,把“门槛”的意思保留了下来。然而
在中文金融文本中,“止损门槛”的说法显得
不够专业,“ 止损点”才是中文常用的金融术
语。“止损点”在英文中还对应有几个术语,如
“s top -lo s s po int”、“s top- los s limit”等。译
教师版5 期论文36 6
1 Cra English e ac he rs
8 - .ind d 1 2009- -24 11:02:48
zy T 3
者应该顺应译文篇际制约而摒弃该隐喻。
(4 )C is c o S y s t e ms , 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d , h a s a ve ry vo la tile p as t rec ord, a nd it
ch aracte ris tically falls by 4 0 p ercen t o r mo re
whe n th e ma rke t de c lin es b y 2 0 p e rc en t. It
is c alle d a “flye r”, or a n inv es tme n t th a t is a
“b us ine ssma n’s r isk”.(From Wa ll Stree t to th e
Grea t Wall, 200 8: 115 )
与强生公司股票不同,思科公司的股票波动
性就非常大,当大盘下跌2 0%时,它的典型表现
会是下挫40%以上。所以,它被人们称为“高空
飞行物”(flye r),或称为具有“商人风险”的
投资对象。
注:“高空飞行物(fly e r)”是指相对于传
统估值标准价格略高、波动性很大的股票。(从
华尔街到长城,2 008 :8 8)
例(4 )的译者清楚知道“f lye r”是一个行
话,专门指某种类型的股票,但他仍然选择保留
“高空飞行物”这一隐喻并加上脚注。这样效果
并不是很好,“高空飞行物”一词十分费解,看
脚注又打断译文读者的阅读,破坏了原文美感。
“flye r”所对应的术语是“高波动股票”或“高
投机股票”,这两个术语比较符合中文金融文本
的语用风格,译者不必再保留隐喻“􏬂ye r”。
(5 )Dump ing large numb ers of pre vio us ly
lo cke d-up s ha res cou ld swamp the marke t and
lea d to de vas tating p r ice d e cline s . Inve s to rs
call th is phe nome non th e “o ve rha ng”p rob lem.
(From Wa ll S tre e t to th e Grea t Wa ll, 20 08:
113)
倾销大量原来冻结的股份会令市场覆没、导
致破坏性的价格滑坡,投资者称此为“悬河”问
题。(从华尔街到长城,200 8:48)
例(5)的译者误把“o v e rh a n g”当做是普
通的隐喻,按自己理解再创造了另一个隐喻:
“悬河”,完全失去了“积压代发股票”的含
义,造成了译文信息损失,译文读者可能会百思
不得其解。其实根据上下文,“o v e rh a n g”相
对应的中文术语就是“大小非”;而且该文所描
述的也是中国股票市场的问题,译者更应顺应中
文金融领域相应的描述,把其翻译为“大小非问
题”。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译者要使他的
译文专业、流畅,必须顺应目的语的篇际制约,
即顺应中文金融文本的语用风格。要做到这样,
译者首先要甄别出金融英语中的隐喻行话并找出
中文所对应的行话。如果他将这些特殊的隐喻作
为一般隐喻处理,则会出现隐喻的无谓保留甚至
误译等情况。
4. 篇内衔接
顺应论中的语言语境涉及到篇内衔接, 那
么隐喻在金融文本篇内衔接方面会起到什么
作用呢? 这需要借鉴韩礼德和哈桑( 1 9 9 4 :
33 1 -33 3 )的词汇衔接(le x ic a l c o h e s i o n )
概念。句际语义关系主要通过两种词汇衔接
的方式建立起来:复现(r e it e r a t io n )与同现
(co llo c a t io n )。词汇的复现关系包括同义关
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和部分整
体关系等。而同现关系指的是词汇在语义上的某
种联系(a s s o c ia t io n),比较接近语义场的概
念。由于大量隐喻被应用到金融英语当中,相对
于别的商业文本来说,隐喻更多地会成为金融语
篇篇内衔接的重要词项(it em)。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对于篇内衔接的意识会左右译者的隐喻翻
译策略。
4. 1 复现关系
词汇衔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词项的重复
(Ha llid a y, 199 4: 330 )。隐喻的重复出现则成
为词汇衔接的重要手段,译者在译文中保留该隐
喻则意味着保留了译文的篇内衔接。在这种情况
下,无论该隐喻有多复杂,译者都会选择保留,
例如:
(6)In his s ala d d ays , Ali us e d to claim
tha t he cou ld “floa t like a bu tter fly a n d s tin g
like a b ee .”It turne d o ut tha t th e Ali Arca de s
offering, a s we ll a s th e An dro bo t o ffe rin g tha t
wa s s ch e du led fo r J u ly 1 8 93 , n ev er did g e t
flo ate d .(A Ran d om Wa lk Down Wa ll Stree t,
200 7: 6 9)
阿里刚出道时常常声称自己可以“像蝴蝶飞
舞一样飘然滑步,像蜜蜂蛰人一样迅即刺拳”。
后来的结局是阿里国际游乐中心的股票根本就
没有得到“飘然滑步”的机会(安德鲁机器人公
司也一样,本来它的股票发行日期定在1 98 3年7
月)。
注:本段的英文原文中作者用到“f lo a t”一
词的两个语义:飘然、优雅地移动;使证券首次
公开发行。(漫步华尔街,20 08:44 )
教师版5 期论文3 6
Cra Eng lish e ac h ers 1 7
8 - .ind d 1 7 2009- -24 11:02:48
翻译
研究
3 zy T
在例(6)中,“flo a t”这个隐喻是重要的
复现词项。如果译者简单地把第二个“flo a t”翻
译为“ 公开发行”, 原文的篇内衔接会严重受
损。译者为了顺应篇内衔接而选择保留了该隐
喻。“flo at”这个隐喻比较复杂,一语双关,且
包含金融信息,使得译者不得不作出注释,才能
在译文中恢复原文的衔接。金融英语中的隐喻的
复杂性也使得译者在对原文的理解上会出现偏
差,译者在理解原文中的隐喻时也需要顺应原文
的篇内衔接,请看下例:
(7a )Eve n high ly re s p ecte d Wall S tree t
firms jo in e d in th e h o t-a ir floa t.(A Ran d om
Walk Down Wall Stree t, 200 7: 7 9)
即使华尔街上深受尊敬的公司也会加入了互
联网这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彩车大巡游。(漫步华
尔街,200 8:53)
(7b )Wa ll S tree t’s h igh -p rofile s ecu ritie s
an alys ts provid ed mu ch o f the ho t a ir flo ating
th e In terne t bu b ble.(A Ran d om Wa lk Down
Wall Stre et, 20 07: 86)
华尔街上一些高调出镜的证券分析师摇旗呐
喊,为互联网泡沫的膨胀推波助澜。(漫步华尔
街,2 008 :59 )
(7c)Tele vis ion s up p lie d co n tin uo u s a ir
fo r floa ting the In tern et b u bb le.(A Ran d om
Walk Down Wall Stree t, 200 7: 9 0)
电视持续不断地为互联网泡沫的膨胀提供了
鼓动力量。(漫步华尔街,2 008 :64 )
同样是“f lo a t”,但译者的翻译则大相径
庭,特别是(7 a )的翻译出现的偏差较大。原
文中对“f lo a t”的重复使用是要告诉读者——公
司、证券、媒体都参与鼓吹网络股。译者没有处
理好(7 a)的翻译部分是因为“flo a t”这个词
的一词多义,更重要的是因为几个“flo a t”在语
篇中相隔比较远,使得译者在理解时没有充分顺
应原文的篇内衔接。因此译者在阅读原文时应该
从衔接中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及得体用法(冯长
甫,20 07 :41 ),在翻译“flo a t”的时候应该
顺应译文的篇内衔接,尽量重复该隐喻,统一翻
译成“炒作”这一中文常用的隐喻。译者理解原
文时要顺应原文的篇内衔接,在产出译文时更要
顺应译文的篇内衔接。
(8)Ma n y in d ivid ua l b u b ble s h a d b e en
p r ic ke d with o u t damp en in g th e s p e cu la tive
,
with an ir rep arab le p uncture to th e So uth S ea
Comp an y. Th is was s e lf-a dminis te re d b y its
dire ctors and of􏬁ce rs .(A Rand om Walk d own
Wa ll Street, 2 007 : 42 )
很多泡沫被刺破时并未挫伤人们的投资热
情,然而,随着南海公司在8 月份被刺破一个不
可修复的小孔,滔天洪水也就滚滚而来。这个小
孔正是南海公司的董事和高管亲手刺破的。(漫
步华尔街,200 8:2 0)
注意例(8 )中译者把“s elf-a dmin is te red ”
翻译成“刺破”,选择在译文中让原文的隐喻
“p r ic k”复现,还有隐喻“小孔”的复现,都
体现出译者对译文的篇内衔接的高度意识。在这
个例子中,译者同样注意到了对“b u b b le s ”、
“p rick”、“d elu ge ”、“p un ctu re”等隐喻的
保留,这个涉及到下节所提到的词汇衔接的同现
关系。
4. 2 同现关系
同现关系体现的是一种习惯性的同现趋势,
词项符合人们对事物的某种联想,例(8 )中的
一组隐喻就是很好的例子。同现关系的识别和重
构对于翻译有着重大的意义(王东风,20 0 5 :
42),金融英语中的隐喻之间常常存在这种同现
关系,能够保留这些隐喻会使得译文衔接得更自
然。如果译者没有意识去顺应这种篇内衔接,就
意味着原文的衔接在译文中的丢失,例如:
(9a)Wh en own ers hip s ha re s were firs t
es ta blis he d, few Chin es e were a ware tha t s to ck
prices could 􏬂uctu ate. Th at a ll chan ged d urin g
th e late 1 980 s in a pe riod gen era lly des crib ed
as “S h are F e ve r.”(From Wa ll S tre e t t o th e
Gre at Wall, 20 08: 109 )
最初确立股份所有制的时候,很少有中国人
意识到股票价格会产生波动,而所有这一切在20
世纪80年代末被称为“股票热”的一段时期内改
变了。(从华尔街到长城,200 8:46)
(9b)Bub ble va lu ation s ha ve e xis te d in
th e p as t a nd th e re is no rea s o n to d en y th a t
th e s ame th ing co uld h ap pen aga in. Inves tors
s ho uld d efinite ly ta ke th e tempe ra ture o f th e
Ch ine se stock marke t at the time they wis h to
in ves t.(From Wa ll S tree t to th e Gre a t Wa ll,
200 8: 1 77)
在过去中国就存在估值泡沫的问题,这个问
题在未来很可能亦会再次发生。投资者在进行投
教师版5 期论文3 6
1 8 Cra English e ac he rs
e n t h u s ia s m b u t th e d e lu g e c a m e in Au g u s t
8 - .ind d 1 8 2009- -24 11:02:48
zy T 3
资的时候,当然应该弄清楚中国股票市场的状
况。(从华尔街到长城,200 8:95)
单从(9 b)来看,译者不保留“t a k e t h e
temp e ratu re o f”这一隐喻似乎影响不大。但从
同现关系的角度看,原文中多次出现“fe v e r”
一词,(9a )中的“S h a re F e v e r”是一例,
“ta k e t h e t emp e ra tu re o f”与其构成篇内衔
接。由于顺应译文的篇际制约,“fe v e r”对应
的翻译是“热”而不是“发烧” ,因此“量体
温”不能与之构成同现关系,但至少应该翻译成
“量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热度”与“股票热”,
在译文中重构原文的同现关系。有些情况下,译
者同样出于对译文篇内衔接的考虑,选择不保留
原文的隐喻,如:
(10 )Wit h th e p u b lic n ow d o in g th e
b uyin g a t co ntin uou s ly ris ing p rice s , it is time
for the poo l members to “pull the plu g.”(From
Wall S tre et to the Great Wall, 2 008 : 13 1)
接下来大众的购买引起了股价上涨,小集团
的成员等来了他们期待的时机⋯⋯(从华尔街到
长城,20 08:61 )
例(10)中的“p oo l”和“p u ll t he p lu g”
构成同现关系,因为“p o o l”指水池,也隐喻人
们组建基金共同投资,那么水池中的水便隐喻
人们的资金;“p u ll th e p lu g”代表把水池的塞
子拔走,放走水池的水,隐喻人们撤资。“p u ll
th e p lu g”是在“p o o l”基础上引申的隐喻,前
者是否能保留取决于后者能否被保留。出于目的
语的篇际制约的考虑,“p o o l”只能翻译成“小
集团”。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只能顺应译文的篇
内衔接,不保留“p u ll th e p lu g ”。笔者建议,
为了重构同现关系,可以把该隐喻改译为“等来
了他们集体离场的时机”,因为“集体”与“小
集团”构成词汇衔接,而且“离场”也是中文金
融语篇的常用隐喻,以对应“撤资”这一含义。
5. 结语
本文从篇际制约和篇内衔接两个语言语境的
角度来考察金融文本中的英汉隐喻翻译的实际案
例。对目的语篇际制约的顺应主要针对金融英
语文本中的隐喻行话,这些行话构成了原语的语
用风格,但是在译文中全盘保留则会破坏中文金
融文本的语用风格,因此,译者必须找到目的语
相应的行话来对应翻译,避免造成隐喻无谓的保
留或误译。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当译者找不到对
应的行话时,则涉及到该不该引进该行话的问
题,这个不是本文的焦点。对于篇内衔接的顺应
则要求译者关注金融文本的隐喻作为词汇衔接的
重要性,在理解原文隐喻时需要顺应原文的篇内
衔接,以避免对隐喻的误解,在产出译文时则要
顺应译文的篇内衔接。不管是否要保留原文的隐
喻,译者都必须对原文与译文的篇内衔接有高度
的意识。金融文本中的隐喻有其特有的复杂性,
译者在从事金融文本的英汉隐喻翻译时,除了要
尽量保持隐喻特征外,还应该高度意识顺应金融
文本的语言语境,使译文更显专业、流畅。
参考文献
Ha llida y, M.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 tiona lGrammar [M]. London:
Edwa rd Arnold, 1994: 330, 331-333.
Je f Ve rsc hue re n. Understa nding P ragma tics [M]. Edwa rd Arnold
(Publis he r ) Ltd, 1999: 55-59.
Lakoff, G. &M. Johnson. Me ta phors We Live By[M]. Unive rsity of
Chica go P re ss , 1980.
Ma lkie l, B. G. A Ra nd om Wa lk Do wn Wa ll S tre e t[M] . W. W.
Northon & Compa ny, Inc, 2007: 42, 69, 79, 86, 90, 104.
Malkie l, B. G. F rom Wall S tre e t to the Gre a t Wa ll: How Inve s tors
Ca n P ro􏬁t from China’s Booming Economy[M]. W. W. Norton &
Compa ny, Inc , 2008: 109, 113, 115, 131, 177.
伯顿G·马尔基尔. 张丹、王婷等译. 从华尔街到长城. [M] . 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8:46,61,88,95.
伯顿G·马尔基尔. 张伟译. 漫步华尔街[M]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20,44,53,59,64,78.
陈黎峰. 金融英语术语的特点及其翻译[J ] . 上海翻译,2004( 1) .
陈黎峰. 金融报道中的隐喻及其翻译[J ] . 上海翻译,2005( 3) .
冯长甫. 金融英语翻译探讨[J ] . 上海翻译,2007( 3) :41.
何自然. 语用学新解导读[ M]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爱德华·
阿诺德出版社,2000:F22-23.
胡驰. 金融英语世界( 3) 、(4) [ M] .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48,
49,94.
李锦、廖开洪. 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J ] . 语言与翻译(汉
文),2005( 2) :50.
刘法公. 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 .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王东风. 小说翻译的语义连贯重构[J ] . 中国翻译,2005( 5) :42.
王树槐、张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表情
 

Copyright ©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南京丽都翻译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06944号-1 TEL:025-85525080 E-mail:kefu@lidutran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