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2008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大会主办单位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向在京媒体介绍大会有关情况,通报大会筹备工作最新进展。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表示,中国的翻译服务企业必须进行战略思维的转变,按照符合国际惯例的翻译服务标准、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以高质量标准为依托,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品牌的现代翻译服务企业,走现代高端发展的道路。以下是文字实录:
郭晓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对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正式成为2008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独家主赞助商、与中国翻译协会结成永久合作伙伴关系表示热烈祝贺,对元培翻译给予世界翻译大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语言年”。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要进行交流,达到相互了解,就必须通过翻译。翻译始终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中国的翻译活动历史悠久。从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直至今天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翻译高潮迭起。我国翻译工作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沟通、人类先进文化的传播而发展。
然而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的翻译工作还只是局限在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中,主要服务于外交、外贸、文化交流、学术出版、科学技术等领域,真正市场行为的翻译服务尚未走向社会。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翻译作为一种服务商品开始走向社会,翻译服务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现代服务领域展现在世人面前,专门从事翻译服务的企业也应运而生。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断壮大。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资源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也促使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日益繁荣。
据统计,2003年,中国的年翻译产值约为127亿元人民币,2005约为200亿元人民币,到了2007年则接近了300亿元人民币。而另据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的翻译服务企业达到了3000多家,仅北京市就有800余家。可以说,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正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翻译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翻译服务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大多规模不大,服务能力不强,市场拓展有限,在体制、机制上较其他现代服务企业也有明显差距。中国的许多翻译服务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没有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译员队伍,缺少规范的业务流程、完善的管理手段、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先进的辅助手段,有些企业还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更谈不上核心竞争力。
因此,国内企业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据了解,2007年翻译服务市场近30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外同行获得。
中国的翻译服务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要进行战略思维的转变。要按照符合国际惯例的翻译服务标准、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以高质量标准为依托,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品牌的现代翻译服务企业,走现代高端发展的道路。在这一点上,元培翻译走在了前列。
元培翻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翻译事业的发展,是国内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之一,拥有完善的翻译团队和严格的翻译质量管理体系,年承译字数达到了一亿字以上,在国内翻译服务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6年,元培翻译被指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笔译和口译服务供应商。今天,元培翻译又成为2008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独家主赞助商”,并与中国翻译协会结成了“永久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元培翻译自身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元培翻译热心翻译事业,立志为社会、为文化事业服务的具体体现。对此,我深表钦佩。
有人说,中国的家电行业因为有了海尔,才逐步走出国门。中国的电脑行业因为有了联想,才逐步起航,并跻身世界前列。可以设想,如果中国的翻译服务行业多出现几家像元培翻译这样既拥有实力,又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战略发展眼光的企业,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我对此充满期待。
最后,再次对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和蒋小林总裁表示感谢。希望元培翻译能够借助世界翻译大会这一重要契机,进一步扩大影响,提升实力,与中国翻译协会一道,紧密合作,共同携手,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的翻译服务市场,推动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繁荣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