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公司
首页
走进丽都
新闻动态
翻译服务
翻译价格
付费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总部热线:400-710-1860
南京公司:025-83905234
杭州公司:0571-89371196
网站地图

国际翻译家联盟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纪实

1953年,在六个欧洲翻译组织的联名倡议下,国际翻译家联盟(简称国际译联,英文简称FIT)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内宣布成立,并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类学术团体。2003年11月20-22日,来自50多个国家翻译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在同一座建筑中再次相聚,共同庆祝国际译联诞辰50周年。50年国际翻译业的发展浓缩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

11月20日下午的"哈利?波特翻译圆桌讨论会"正式拉开了庆祝活动的序幕。来自挪威、爱尔兰、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泰国和南非的七名哈利?波特译者与大家一起分享了翻译这本轰动全球的畅销书中的独特经历。他们主要从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和译者的经济利益两方面进行了发言。大家普遍认为,哈利?波特一书的成功为译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但与出版业所获得的巨大利润相比,译者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仍然微乎其微,译者的权利仍未受到尊重。因此,一些与会代表呼吁国际译联利用哈利?波特一书的影响,联合各国翻译组织从翻译的角度在各自国家内掀起讨论的热潮,从而推动人们对翻译这一职业的了解并提高翻译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

轻松的文学探讨之后,会议第二天进入了一个严肃的议题:翻译工作者的版权问题,这是一个将各国翻译工作者团结在一起的纽带。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官员介绍了国际版权保护体系的历史发展、翻译版权的内容,以及因特网的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的新的挑战。来自德国的翻译版权专家Adolf Dietz教授就版权法和版权合同中译者的法律地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译作应为原创作品,译者本身也是一名作者,但许多国家的版权法对此未予确认或提供保护措施。因此,译者权利的保护任重道远。

针对受版权保护产品的重复使用问题,国际复制权组织(International Reproduction Rights Organization)的荣誉主席Tarja Koskinen-Olsson女士向大家介绍了欧洲40多个国家采取的解决办法:成立复制权组织,通过集体管理来实现这一权利。复制权组织代表享有版权的创作者(包括作者、译者、摄影师、记者等)向一些使用方(如大学、图书馆以及复印机、扫描仪等复制设备的购买者等)收取一定比例的复制补偿费用,再根据一定的比例将之分配给相关的版权享有者。欧洲很多国家的翻译者协会和翻译工作者个人加入了本国的复制权组织,并由此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复制权和公共借阅权相对于中国的出版界和翻译界尚属较新的概念,很少有人论及。但随着中国出版业与世界的接轨,这些更深层面的版权保护事宜将不可避免地走进中国,成为中外版权合作协议中的一部分。

满载理论与信息的版权会议之后,第三天迎来了一场务实的讨论。由法国口笔译协会(SFT)标准委员会主持的有关欧洲翻译服务标准(CEN项目)的圆桌讨论引起了与会的众多翻译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与中国的情况类似,一些翻译服务企业(翻译公司协会欧洲联盟)自发地向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倡议,要求制定一个统一的欧洲翻译服务标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已批准立项,并成立了工作小组。明年有望提出初稿,预计2005年正式发布。与中国刚刚发布的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不同的是,欧洲翻译服务标准将针对"所有翻译服务提供者",而不仅仅是翻译服务企业,这是因为欧洲拥有数量庞大的自由职业译者队伍。另外,工作小组在制定标准时,将统一的欧洲从业资格认证体系作为与标准配套的措施提出,引起了一些自由职业译者的担心(认证的费用,新人从业的障碍等)。但大多数人认可这一标准将有助于规范翻译市场,提升翻译工作者的形象。

真正的庆祝活动从下午逐步拉开:翻译的变革及其关键人物的回顾;国际译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十年关系的反思,两大翻译奖项的颁奖仪式:以国际译联创始人、首届主席法国人Pierre-Fran?ois Caillé命名的P-F Caillé翻译奖颁奖仪式(每年一次,文学奖和非文学奖轮替),和由法国四个部委及三个国际翻译协会共同首次颁发的Mot d'Or(金色文字)翻译奖(以前该奖项只授予记者、学生、作家等)颁奖仪式;后一奖项授给了王蒙小说《在伊犁》的法文译者傅玉霜。之后,国际译联主席Betty Cohen女士宣布,由比利时著名翻译家RenéHaeseryn撰写的《国际译联五十年1953-2003》一书出版,庆祝活动进入高潮。历界国际译联主席上台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就职期间最为美好的回忆,并对国际译联的发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随后的鸡尾酒会为意犹未尽的译界同行们提供了一个再次加深了解和合作的机会,为此次庆祝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庆祝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正如《国际译联五十年》一书序言中所写的:“在今天看来,五十岁绝不是衰老的象征,而是第二生命的开始。”我辈将共同努力,为国际译联和国际翻译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文章来源: 中国网

 
Copyright ©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丽都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