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马克西姆.高尔基奖章获得者
马克西姆.高尔基奖是俄罗斯作家协会设立的最高荣誉奖。分为奖章和奖状两种:奖章是表彰传播俄罗斯文化贡献卓越者;奖状是表彰在研究和翻译俄罗斯文学方面有突出业绩者。2005年中俄两国政府决定,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为对传播俄罗斯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翻译家和学者颁发高尔基奖章。经过中俄双方的共同提名和筛选,最终确定了五位获奖者,他们分别是著名翻译家和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草婴、高莽、任光宣、余一中和张建华。
张建华,生于1945年12月,浙江余姚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年从事俄罗斯文学的教学、翻译和研究工作。
1961年张建华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学习,主修俄罗斯语言文学,辅修法国语言文学。1968年起在机械工业部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任技术资料翻译,自修日语。1979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俄罗斯文学硕士研究生班,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同时开始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工作。1982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年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进修,师从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尼古拉耶夫教授,主修文艺理论,同时从事当代苏联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工作。1996年以高级学者身份访问莫斯科师范大学半年,从事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2000年赴莫斯科语言大学,从事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2005年赴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编撰俄罗斯文学史教材。1994年获教授职称,199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主任、俄语学院院长。
张建华历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兼俄语组组长,中俄21世纪和平、友好、发展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还担任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外国年度最佳小说”丛书俄罗斯文学评委会委员,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以来,张建华在教学之余,一直从事俄罗斯文学的翻译、研究工作,笔耕不辍。在国内外发表著作、学术论文共120万字,出版俄罗斯文学的译著、译作150万字,主编辞书450万字。主要著作有《俄罗斯文学史》(合著),主编高校教材《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大学本科卷,研究生卷)和《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俄汉对照),主编《俄罗斯当代小说集》,参与《俄罗斯文学简史》的编写工作。主要译著有《不要在死期前死去》、《无望的逃离》、《最大的份额》、《发水记》、《死亡的诱惑》等。他所主编的辞书《现代俄汉双解词典》是当前我国出版发行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俄汉辞典之一。
张建华高度重视俄罗斯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工作,他认为这是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是优化俄罗斯文学教学有力的手段,没有译介与研究便不可能有对俄罗斯文学真切的理解和深入的洞察。2006年5月,张建华获得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的“马克西姆.高尔基奖章”。
(资料来源:《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
文章来源: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