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宣:马克西姆.高尔基奖章获得者
马克西姆.高尔基奖是俄罗斯作家协会设立的最高荣誉奖。分为奖章和奖状两种:奖章是表彰传播俄罗斯文化贡献卓越者;奖状是表彰在研究和翻译俄罗斯文学方面有突出业绩者。2005年中俄两国政府决定,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为对传播俄罗斯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翻译家和学者颁发高尔基奖章。经过中俄双方的共同提名和筛选,最终确定了五位获奖者,他们分别是著名翻译家和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草婴、高莽、任光宣、余一中和张建华。
任光宣,生于 1944年10月10日,河北省怀来县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大学毕业,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专攻俄罗斯文学。1982年毕业后留该系俄罗斯文学教研室任教,并从事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和研究。1989年1月至1990年6月在莫斯科大学进修俄罗斯文学,1996年和1999年曾两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莫斯科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03年6月至9月与莫斯科大学学者就俄罗斯文学课题进行合作研究。
任光宣曾任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并兼任国家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普希金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外传记比较协会理事、中俄友好协会理事、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莫斯科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任光宣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的教学、翻译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宗教关系,俄罗斯当代文学研究等。主要译著有《俄国文学与宗教》、《俄罗斯艺术史》、《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解体后的求索》(合著)、《俄罗斯文学简史》、《俄罗斯文学选读》(上、下)、《艺术与科学》、《艺术与世界宗教》、《俄罗斯童话精选》、《安娜.卡列尼娜》(合译)、《与友人书简选》、《拉斯普京小说精品集》等。此外,任光宣还撰有近百篇论文和文章,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北京大学学报》、《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文艺报》以及俄罗斯的有关学术刊物上。任光宣多次参加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举办的有关俄罗斯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他的大会发言受到与会者的欢迎并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任光宣的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俄罗斯同行认为:他主编并撰写的《俄罗斯文学史》是“中国俄罗斯语文学界的一件盛事”,中国翻译界视这本书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新阶段、新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任光宣撰写的《俄罗斯艺术史》被俄罗斯人称为“作者对俄罗斯文化艺术的历史和命运进行多年思考慎究后结成的硕果。”
任光宣曾荣获“俄中友谊奖章”、“普希金奖章”,并获得俄罗斯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称号。
2006年5月,任光宣获得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的“马克西姆.高尔基奖章”。
(资料来源:《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
文章来源: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