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载喜在《西方翻译简史》中说: “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 ,特别是自 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 ,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 ,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学派”。 事实也的确如此 ,德国的功能翻译学派在时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先后出现了三代代表性人物 ,在国内外翻译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国外对该派理论的反应主要是以批评为主 ,赞成次之;国内则表现出以赞成为主 ,批评次之的相反格局。 卞建华 ( 2006)系统、全面地梳理了这一研究现状 ,并提出三点反思性意见: “第一 ,国内现有研究显示出不平衡的特征 ,如评介类文章多 ,研究类文章少 ;应用文翻译类文章多 ,文学翻译少; 第二 ,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还较为零散 ,肤浅 ,缺乏集中深入的分析 ;第三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 ,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功能主义目的论几个重要原则和概念的引证上。 卞建华对研究现状的分析是很中肯的。 笔者认为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 ,我们对待国外翻译理论应该在原有译介、述评、应用三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批评性反思 ,其目的是追本溯源 ,考察理论的渊源 ,认清其实质 ,澄清国内学者的某些误解 , 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性 ,正确评价其应用范围。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分析 ,翻译“目的论”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大致经历了译介、述评、应用三个阶段。 其中 ,述评和应用方面的文章占研究资料的 80% 以上 ,即使有评价 ,也只是象征性的 ,隔靴搔痒 ,起不到实际效果。 很多人把“目的论”与“功能论”混为一谈 ,不予区分 ,结果导致思想混乱。有些文章没有领会“目的论”所主张的“目的”专指“译文的目的”而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果是各人各说自己的“目的” ,歪曲了目的论的本来面目。除了存在的问题外 ,国内目的论研究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有些问题仍没有深入探讨 ,如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局限性 ,目的论的主体性问题 ,即使是在最近出版的主体性研究专著《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中也没有专门论述目的学派的主体性 ,对于研究现状的这一发现是促使笔者撰写本文的一个主要目的。 另一个写作动机则是出于笔者对翻译目的论研究的一点心得体会 ,不妨提出 ,与广大读者共勉。 2. 本文“目的论”的确切所指国 内学者大多把“目的论”与“功能论”看作一回事 ,不加区分地等同使用。其实 ,“目的学派”与“功能学派”的具体所指并不一样 ,这一点诺德曾做过区分: “功能主义是一个宽泛的术语 ,用于泛指以研究文本和翻译的功能为主的各种理论。 尽管我们所说的`目的论’ 在功能主义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 ,许多学者赞同功能主义并从目的论获取灵感 ,但没有人愿意称他们自己为目的论者” ( No rd, 2001: 1)。曼迪 ( Munda y)对各种翻译理论从研究途径与方法的角度作了划分 ,他的功能翻译理论具体指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弗米尔的“目的论” ,曼塔里 的“翻译行动论”以及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论” ( M unda y, 2001: 72-81)。 潘文国 ( 2002)认为 ,德国的弗米尔是“翻译研究派”的一名外围 ,他提出的“目的论”与图里的目标侧重翻译理论如出一辙 ( Vermeer, 1989: 231-232)。 其区别在于图里更多地正面论述目的语文化对翻译选择和翻译过程的决定 ,而弗米尔更多地从反面驳斥认为翻译可以不抱目的的观点。 潘教授把弗米尔的“目的论”划归到“描写或常规学派”门下 ,其根据是图里的观点 ,即目的论与描写范式都把重点放在目标语与译本的功能上。 但赫曼斯 ( Herma ns)则认为 ,“描写学派”与 “目的论”是有区别的 ,目的论把充分完成翻译方针所规定的任务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 ,并把自己看作是应用翻译的一种形式 ,它关注的重点是职业翻译 ,而描写学派则倾向于把重点放在文学领域 ( Herma ns, 2004: 37)。张美芳 ( 2005: 12-13)把功能途径划分为“微观翻译功能”和“宏观翻译功能” ,前者指以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翻译语篇分析学派及其研究途 |